盲人道,帮倒忙?
你知道什幺是盲人道吗?你又知道怡保哪儿有盲人道?
盲人道是路面上由引导向前行走的条形引导砖,以及提示前面有障碍,应该转弯的圆点提示砖组成。
盲人道并非黑色,而是艳丽的鲜黄色,因盲人道并不只是给盲人使用,它也是协助视障者行走的设施。
然而怡保市区的盲人道因路线设计上的纰漏,被指对使用者存在一定的危险,当局应加以关注。
行动党甲巴央州议员许崇信医生与甲巴央服务队队长黄汉龙日前应《》之邀, 前往旧街场一带视察盲人道工程进展,随后再到城市转型中心视察盲人道设计,视察后两人均对路线设计大失所望。
许崇信更斩钉截铁地说,将会向怡保市政厅审查及追究,究竟是谁批准工程,而又是谁负责设计路线。
许崇信向记者表示,旧街场盲人道出现不连贯,断断续续地铺在路上,根本起不到引路作用;同时也有很多设计不符合逻辑,甚至会引导视障者走向沟渠盖与高低不平的梯级。
“对于视障者来说,这种状况是相当危险的,虽然对正常人来说,走在这里看到前面没路了,可以转头绕路,然而视障者难以发现危险。”
他强调,盲人道讲求的是实用、安全和人性化,而不是美观,更不可以是“陷阱”。
“我会查看旧街场盲人道计划进展,还没开始的路段就令取消。”
高低不平处处障碍
被带去沟渠盖
据观察,旧街场不但有引导视障者走向沟渠盖的荒谬情况,盲人道也存有绊脚石、高低不平、导盲砖破损、错误安装导盲砖等等状况出现。
虽然盲人道与地面差距只是逾10厘米,但若不小心误用,视障者难保不会摔个四脚朝天。
视障者行走盲人道是通过脚感作用感应,破损或错误安装的导盲砖,会对视障者造成困惑及危险。
而在盲人道出现花盆、树枝、水渍,甚至行人等,都有可能会被视障者碰撞,因此设立盲人道的地方,必须清除障碍物。
尽头竟是残疾人车位
至于国民街霹雳城市转型中心盲人道上的“拦路虎”更多,除了座椅、横幅,视障者一不小心也会“撞”上残疾人士的车子。
这是因为有一处盲人道的尽头,是在残疾人士停车格上,令人怀疑看来更像是一种装饰,而不是为了协助视障者。
城市转型中心的辅警与许崇信交流时坦承,虽有部分视障者会使用该处的盲人道,然而一般都会要求专人带路,因盲人道设计不良,贸然使用可能带来危险。
许崇信说,会使用盲人道的只是视障者,并不是全盲者,他们依然可模糊辨认物件。
“眼睛最佳矫正视力在20/200以下或中心视力直径在20°以下,都可定为‘盲’。 ”
陷阱太多不如不用
视障者仍需旁人引导
许崇信坦言,怡保目前的环境对视障者依然非常不友善,盲人道走起来的风险太大,还不如不用。
交通灯应设声音提示
“就算盲人道能安全使用,但要如何过马路也是一个问题。在国外,红绿灯都设有声音提示,缓慢节奏‘嘟–嘟–’声代表红灯,紧凑的‘嘟嘟嘟嘟’代表绿灯;但怡保的红绿灯并没有此功能,视障者依然需要旁人引导。”
他继说,怡保交通不便利,加上治安不好,因此视障者外出最好还是由专人引导。
“若要为视障者打造一个友善的环境,政府首要任务并不是兴建盲人道,而是要改善怡保的交通与治安。”
设在旅游区多此一举
黄汉龙认为在旧街场设立盲人道是多此一举,因该处旅游业发达,视障者鲜少会独自出现在该处。
“旧街场的残疾人士专用格也非常缺乏,因此我建议残疾人士多使用电子召车服务,如Grab Car等,减少停车位需求。”
他也建议州政府为残疾人士补贴公交费用,减少残疾人士自行开车外出带来的不便。
长850公尺
耗资逾6万
怡保市政厅5月12日开始在旧街场铺设盲人道,怡保市长拿督占比曼指出,铺设路线由怡保高庭前开始,会经过联昌银行、旧街场市政厅办公室、市礼堂、大众银行、诊所、律师公会,约长850公尺,耗资6万8300令吉。
盲人道需改善问题
旧街场
-盲人道不连贯
-引导视障者前往沟渠盖
-高低不平
-花盆、树枝、水渍等
-导盲砖破损
-错误安装导盲砖
霹雳城市转型中心
-被座椅、横幅占用
-与残疾人士停车格重叠
独家报道:潘兆政
独家报道:潘兆政